摘要:为了研究低温胁迫对台湾泥鳅抗氧化系统与能量代谢的影响,将台湾泥鳅在10℃水中暂养1周后分别放入3个温度组(4℃、10℃、16℃)各30尾,温度胁迫后于0 h、6 h、12 h、24 h和48 h进行解剖采肝脏组织,检测氧化物歧化酶(SOD)、过氧化氢酶(CAT)、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(GSH-PX)活力,丙二醛(MDA)含量,三磷酸腺苷(ATP)含量共5个指标。实验结果表明,不同温度组间,各指标差异显著。4℃和16℃组中SOD活性先降后升,10℃组中SOD活性较平稳。4℃组中CAT活性变化与SOD相似, 10℃和16℃组组中CAT活性先降后升趋稳。4℃组中GSH-PX活性变化与SOD、CAT保持一致,10℃和16℃组中GSHPX活性先升后降,分别于12 h、24 h时达最大值。4℃组中MDA含量先升后降趋稳,10℃组中MDA含量上升趋稳。16℃组中中MDA含量呈波动性下升,至48 h时达最低值。这些均说明低温下泥鳅机体受损伤严重,在秋冬季节应采取相应保护措施。4℃组中T-ATP含量先降后升,48 h时高于0 h时含量。10℃和16℃组中T-ATP含量呈上升趋势。说明台湾泥鳅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