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 办公通道
正信专 共创美好生活
04-072022
1428
凡纳滨对虾中发光坎氏弧菌的分离、鉴定及致病性

李锦锦  洪宝华  倪思圳  鲍佳伟  马荣荣  尹飞  贺洁  罗华明  李琛  黄元明  钱冬 

1.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2. 浙江宏野海产品有限公司 3. 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


摘要:为研究凡纳滨对虾死亡的致病机理,实验采用TCBS培养基从濒死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分离到浅绿色、直径3~7 mm的发荧光菌落;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杆菌;经API20E鉴定,分离株PvL-1与坎氏弧菌参考菌株CAIM249相似度为90%;fitZ序列与坎氏弧菌CP020076相似度为99.31%;gapA序列与坎氏弧菌EF596552相似度为98.89%;采用坎氏弧菌种特异性引物对PvL-1进行PCR分析,可扩增出坎氏弧菌种特异性片段,不能扩增出轮虫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特异性片段,上述结果表明PvL-1为坎氏弧菌成员。分离菌株在10%脱纤维羊血平板呈β溶血,脱脂奶粉平板出现明显透明圈,表明存在溶血性和胞外蛋白酶活性。分析了PvL-1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、溶血素基因、菌毛基因和其他毒力基因,表明PvL-1具有AP4、TLH、vcahHly、flaC、mukF、gloB、sodB和esrB等毒力基因。PvL-1可使健康凡纳滨对虾发病死亡,濒死凡纳滨对虾与自然发病虾呈现类似症状,对凡纳滨对虾半数致死浓度(LD50)2.94×104 CFU/尾;病理组织观察发现,人工感染发病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小管细胞脱落、崩解、血细胞浸润等,与自然发病凡纳滨对虾病理特征相同。研究表明,本次实验分离到可发光的坎氏弧菌PvL-1,对凡纳滨对虾有较强致病性,拓展了对凡纳滨对虾发光坎氏弧菌的认知。


关键词:凡纳滨对虾;坎氏弧菌;鉴定;致病性;


返回列表
相关推荐
400-020-8288

邮箱:liyang@liyang-tech.com

地址:广州市白云区沙太路京溪桥东侧新百佳小商品市场园区A2栋3、4楼

关注我们
AG电子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闽ICP备12019196号 网站管理员:administrator@liyang-tech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