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以平均体质量为(2.00±0.56) g的台湾泥鳅(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. Taiwan)幼鱼为研究对象,探究氨氮胁迫浓度为0、3.5、6.0、10.4和18.0 mg/L时台湾泥鳅幼鱼生长性能、免疫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变化。经过56d的氨氮胁迫试验结果显示:台湾泥鳅终末体质量(WF)、增重率(WGR)和特定生长率(SGR)随氨氮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,各组之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。10.4和18.0 mg/L处理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、碱性磷酸酶(ALP)和鳃Na+K+-ATP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(P<0.05); 18.0 mg/L处理组肝脏溶菌酶(LZM)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(P<0.05),而丙二醛(MDA)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(P<0.05)。组织切片结果显示,氨氮处理组幼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鳃组织损伤,表现为鳃小片短小、上皮细胞水肿、细胞空泡化、上皮细胞坏死和脱落;肝组织则表现为肝血窦扩张、细胞轮廓模糊、细胞水样变性、细胞核偏移和细胞核溶解;且两种组织中其病变区域随着氨氮浓度升高而增大。上述结果表明,氨氮胁迫对台湾泥鳅幼鱼的生长和免疫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,并对其鳃和肝组织造成损伤。
关键词:台湾泥鳅;氨氮胁迫;生长性能;免疫;组织结构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