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 办公通道
正信专 共创美好生活
11-202025
17
大菱鲆源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分析
摘要:为探明引起山东烟台某养殖场大菱鲆死亡的病原及特征,从患病大菱鲆分离病原,结合形态特征、生理生化试验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,对分离株进行了鉴定,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、药敏试验、全基因组序列等对菌株进行耐药性、致病性分析。结果显示:从5尾患有腹部膨大、肛门红肿外凸症状的大菱鲆肝脏、肾脏、脾脏组织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D2,为革兰氏阴性菌,其具有运动性,VP反应、甲基红反应阴性,硝酸盐还原反应、氧化酶反应阳性;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,综合生理生化指标将其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;恶臭假单胞菌D2半致死密度为8.13×10~7 cfu/mL;恶臭假单胞菌D2对喹诺酮类、氨基糖苷类等12种抗生素敏感,对青霉素、氨苄西林等7种抗生素耐药。恶臭假单胞菌D2全基因序列总长度为6.32 Mb, G+C含量为62.0%,共预测到5878个基因;比对到毒力因子947个,与细胞黏附、铁摄取以及分泌系统等相关;耐药基因方面,预测到恶臭假单胞菌D2携带喹诺酮类、多黏菌素类等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。试验明确了恶臭假单胞菌对养殖大菱鲆的感染机制,预测了其毒力因子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,提出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粉(水产用)的用药建议,为防控大菱鲆养殖中恶臭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了一定的参考。  还原


返回列表
相关推荐
400-020-8288

邮箱:liyang@liyang-tech.com

地址:广州市白云区沙太路京溪桥东侧新百佳小商品市场园区A2栋3、4楼

关注我们
AG电子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闽ICP备12019196号 网站管理员:administrator@liyang-tech.com